九九公文网 >心得体会

家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5篇

丰富的素材库能够使我们的作文更加生动,内容更具吸引力,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锻炼了写作技巧,还提升了语言组织能力的深度,九九公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5篇

家家乡的风俗作文篇1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我要讲的是我老家漯河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

腊月二十三的习俗一般是祭灶、扫尘、贴窗花等。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上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进行奖惩,而在灶王爷的嘴上粘上糖,他就不会说坏话。于是用糖粘上灶王爷的嘴,再把灶王爷的画像烧掉,美其名曰送灶王爷上天。

在漯河,腊月二十三这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有干爹干妈的小孩子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为什么会有干爹干妈呢?为什么要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呢?原来,在老家有这样一种说法: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去医院跑,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就会讲,这孩子呀不好养活,一家养不活,得两家一起养才能行。于是,选个黄道吉日,给孩子找一家适合的人家,磕头拜干爹妈。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孩子早早起床,穿戴一新,拿着父母给孩子准备好去干爹干妈家拜年的礼物,去干爹干妈家住一天。拜年的礼物可是有讲究的,除了过年的礼品,特别重要的是一只大公鸡,这大公鸡是孩子家人在集市上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据说鸡冠越大,颜色越红,就说明孩子的运气会越来越好。九点从家出发,到干爹干妈家吃中午饭,然后待到下午四五点,这才回家。这就代表了孩子在干爹干妈家过了小年回到了自己家,圆了孩子两家养的说法。有些孩子养上三年就好了,有些孩子要养到十二岁才能行,这以后干爹干妈就变成亲戚,逢年过节去拜年走动。

这就是我们漯河过小年的特殊风俗,是不是不一样呀,你们那里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家家乡的风俗作文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在阵阵劈里啪啦中大笑着向我们迎面走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中,不得不提到福州的风俗——舞龙。

提起舞龙,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汉族传统民俗文化。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因为龙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不过要想更确切地了解一种风俗,亲身体验和经历必不可少。

清晨,穿过爆竹的喧闹声,我与妈妈来到了广场上,前天晚上一听说今天这里有舞龙表演,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迫不及待想来亲眼目睹这一场盛大的表演。到场后,场地里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好不热闹!人们都期待着欣赏这福州的风俗。

表演开始了,一条“龙”在广场正中央舞动起来。表演的人员上下舞动着“龙”身,使“龙”看上去更具活力和灵性,活灵活现的长龙在云雾之间自由地来回穿梭。表演进入高潮,四周观看的群众欢呼着,呐喊着,疯狂地表达着对家乡传统风俗的喜爱与赞美。突然“龙”首的一位大汉舞动时动作稍慢了半拍,后面的.人随即乱了阵脚,“龙”身摇摇欲坠,如同将倾的大厦。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间有三位临危不乱的大汉,调整姿势,站稳马步,用尽平生之力将“龙”身摆正,最终力挽狂澜。在一旁观看的观众们惊出一身冷汗,短暂的平静之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为这三个人叫好。

“咚咚锵,咚咚锵。”舞龙在锣鼓的欢送声中下了场。望着它那上下翻腾的样子,人们似乎意犹未尽。

家乡的风俗是丰富多彩的,也许别处的民俗特色比我家乡的更为精彩,我们都应该去传承它,保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因为它是一种会让你魂牵梦萦的思念。

家家乡的风俗作文篇3

我记忆中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过新年,按照四川的风俗习惯,过新年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准备了,家家户户都要挂长长的香肠,而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你们知道人日是什么吗?听爸爸说这个节日大有来历呢!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出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生日。当然了,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我更在意的是过节这一天吃什么,至于习俗什么的一提到吃,我就把它们抛之脑后了。人日这一天要吃面条,寓意是长寿;戴人胜,所谓的人胜就是头饰;登高,这个习俗可不是只有在清明节的时候才有的;吃七宝羹,所说的七宝就是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有新年大丰收的'寓意!

在初七这一天更是热闹,我们家院子里传来一阵阵笑声,这个笑声自然不是那些古板的大人们弄出来的,而是由“开心果”本人弄出来的。初七早上,我看见桌子上摆着一碗又一碗的“白条子”,我走近一看原来是面条,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今天为什么吃面条啊?”妈妈说:“因为今天是人日!”我说吃面条是不是有长寿之意?”妈妈说:“对!我急忙跑去找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你们今天要多吃面条!”爷爷奶奶一脸惊奇的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吃面条有长寿之意呀!”不出半秒,一屋子的人哄堂大笑,虽然不知道在笑什么,反正跟着笑就是了。

每当回想起这一切时,就好像自己还留在那时候一样,热闹的大街,特别的风俗,欢乐的笑声,那里的一切让我无法忘怀!

家家乡的风俗作文篇4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过年过节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过节方式,一般这种过年过节的方式,就被叫作风俗。我的家乡也有很多的风俗,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吧。

第一个风俗,我就介绍冬至时候吃饺子。我们这里每到冬至,一家人必须要吃一锅饺子。记得那一年冬至,空气中又弥漫着饺子的香味。

“快来,饺子好了!”奶奶一边把一大盘饺子端上桌,一边喊着。那些饺子一个个都是半圆形,圆鼓鼓的肚子,冒着热气。我和妹妹听到奶奶的话,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妹妹看着盘子里白花花的饺子,如同饿了几天的老虎看见了猎物,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妈妈在一旁看着妹妹,哈哈大笑说:“你真是一只小馋猫,哪一年没你吃的!”不光妹妹馋,每年的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哪一个不是馋得都回家了。风俗就像一块磁铁,可以让家人团聚。

第二个风俗,我就说说贴春联吧。大年三十这天,妈妈拿出准备已久的对联,让爸爸贴在门口。爸爸小心翼翼地把春联打开,手指轻轻柔柔,似乎生怕把对联弄疼了,并拿出胶水,爸爸可是贴春联的“老师傅”了,三两下就贴好了。我和妈妈看了看,嗯,很正。随后我们就一边拍手,一边念起来:“富贵平安好运来,吉祥如意福星到。横批:五福临门。”对联,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的祝福。

我最后要说的风俗,就是端午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最精彩的就是赛龙舟了。“咚咚锵,咚咚锵……”我在家里听到了阵阵锣鼓声和呐喊声,我跑出去一看,仙下河边围满了人。

我挤了进去,原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比赛要开始了。随着裁判的一声“开始!”三艘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嗖”地飞了出去。一开始,红色的龙舟占了上风,一艘金色的龙舟紧随其后。不一会儿,金色的龙舟就追上来了,它要和红色的龙舟一决高下。只见金色龙舟的鼓手打鼓的节奏越来越快,水手们的划桨动作也越来越快,上一步铲起的浪花还没落下,下一步的浪花就跃起来了。就在他们要穿过终点线的时候,大家都屏住呼吸,但只看到一片扬起的水花。这一秒过了很久,最后,还是金色龙舟更胜一筹。现场响起了呐喊声,欢呼声,金色龙舟的队员一个个把笑容挂在了脸上,笑开了花。他们有的人一蹦三尺高,有的人吹着口哨,有的人不停地打着飞吻,还有的人不停地向观众挥手,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种你追我赶、绝不认输的劲头,不就是我们仙桃人的拼搏精神吗?风俗让我们团结,让我们有了拼搏精神,让我们有了勇争第一的气魄。

风俗是每个地区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不同的风俗民情。这些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你那儿的呢?

家家乡的风俗作文篇5

众所周知,正月初一过新年,全国各地上上下下男女老少无一不庆祝。自然,我的老家兴国县也不能落(la)下。

在初一的前一天就是除夕,说实话,要论初一与除夕那一天更热闹,那当然要数除夕了。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对联,挂上了红灯笼,家中的大人们还要准备午饭和晚餐,忙的火热,唯有小孩子们有空出去玩:放爆竹,放风筝,如果河面结了冰,那就更有意思了:在冰面上立好一个爆竹,只要“碰”的一声,那冰面就会炸出一个小洞,水花四溅,好不快活。

到了除夕晚上,就更热闹了。天上铺了一层“彩花儿”,鞭炮声也一直响个不停,趁着这热闹的气氛,家中男女老少也互相举杯。吃过了年夜饭,大多数人便是看春晚了,而且一看就看到大半夜,可是小孩哪能受得了,早早就上床睡了。

初一与除夕便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光景。初一很安静,不像除夕一样热闹,只有中午或者晚上才会去走亲访友。初一早上,小孩子早早的起了床去拜年,为什么要这么勤奋呢?当然是因为要收红包呀!不过,收了红包,就是拿给去父母了。顶多留给自己五十或者一百。

过了初一,就安静了大概十多天,到了正月十五,另一个高潮到了,那就是元宵节,一下子,整个县城里又热闹起来,大人们白天炸元宵,炸了金黄后取出,一直放到晚上。到了晚上,把炸好的元宵拿出来供大家品尝,一口下去,那叫一个好吃:外酥里嫩,富有嚼劲,吃了一个还想吃。

但是过了正月十八,春节就结束了,孩子们也该去上学了,大人们也开始正常劳作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节日的风俗作文600字8篇

我爱家乡的橘子的作文5篇

家乡特产的作文300字5篇

家乡的树作文5篇

家乡的街作文5篇

2023的家乡演讲稿优秀5篇

家乡冬天的风景作文5篇

我爱家乡的竹林作文5篇

风俗作文600字通用5篇

家乡的树作文参考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738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