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你打算怎么写体会呢,为了我们写出的体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必须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918忘国耻的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918忘国耻的心得体会篇1
83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点燃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怒火”,中国全民抗战由此“开端”。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800余万劳工被强掳,这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觉醒和顽强奋起,并由此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一断“辛酸”的血泪,一段现代史上“悲怆”的一页,依然铭记在近14亿中国人民的心中,永不敢忘,也不能忘,更不会忘。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汇总。历史使人们能永远记住在过去的兴与衰的纪实,也能使人们在兴与衰的经历中总结出经验与教训,从而使自己能知道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今天,我们纪念“七七事件”,回望的决不是那“悲惨”的现场,也不是那“悲痛”的恸哭,而是要让近14亿中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不能忘记82年前的今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不断从历史中获得智慧启迪,才能牢牢把握时代前进的新方向,奋力开创美好的新未来。
落后就会挨打——这是中国近现代史证明了的道理,更是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做出巨大牺牲才得出的深刻教训。“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则国之大耻。”历史,总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勾起世人的回忆和反思、传递精神和力量。每年七月七日,中国人民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一“国耻日”,如此隆重地表达立场和传递信号,目的很明确,就是在于警醒近14亿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砥砺奋进、振兴中华,自觉增强现代国防理念和忧患意识;也是用正义的行动痛击逆流,警告那些试图罔顾事实、篡改历史的卑劣者!
“七七事变”以来这段历史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过去,也激发了中国人民创造辉煌的潜能。面对侵略,亿万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不屈服、不后退,用生命和鲜血,组成了不可跨越的“长城”,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潮流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冲在前,干在前,带领亿万中国人民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经历革命、建设、改革大潮的洗礼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红红火火,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繁荣富强,直至今天中华民族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次次创造了属于中国人民发展神话、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在这段耻辱的经历中寻找不屈的精神,寻找让近14亿中国人民渴望更好生存、追求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这条正确道路,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朝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砥砺奋进。
918忘国耻的心得体会篇2
__社12日电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由中宣部宣教局、我国文联辅导,《党建》杂志社、我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安排展开的“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楹联、诗词征稿活动再次掀起热潮。广阔楹联、诗词爱好者活跃参加,活跃投稿。到当前,本次活动共收到楹联、诗词著作近30000副。
活动展开以来,得到了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各级楹联学会、诗词学会活跃安排会员和楹联、诗词爱好者参加。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专门安排南京当地的楹联、诗词爱好者活跃投稿,重庆市楹联学会等也进行了广泛发动。广阔干部群众和网民也通过不一样途径活跃参加。
在寄来的楹联和诗词著作中,广阔干部群众悲痛吊唁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一切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役时期惨遭日本侵略者屠戮的死难者,表达了我国人民铭记前史、缅怀先烈、珍爱平和、警示将来的一起心声和爱国情怀。有的著作对南京大屠杀这场人类前史上惨无人道、空前绝后的罪恶进行了深入揭穿,有的著作饱含着对罹难同胞的深切哀思和对前史的深入反思,有的著作表达了防止前史惨剧重演、国际永远平和的热切希望。
参加这次活动的干部群众以为,在12月13日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活动,充分表明晰我国人民对立侵略战役、保卫人类尊严、维护国际平和的坚定态度。我们纷纷表示,大家要团结起来,肩负起前史重担,以中华民族巨大复兴不断前行的新成果,安慰为我国人民抗日战役和国际反法西斯战役成功献出生命的一切先烈,安慰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我国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一切英灵。
918忘国耻的心得体会篇3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南京人不应忘却的历史,更是我们国人应该谨记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造成30多万人遇难。这是多么令人发指的罪行!但是他们还在那里津津乐道,认为这是光荣的事情,我不知道他们的良知去那里去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的心灵上留下了永远的创伤,直到今天再去回想它,也是触目惊心让人充满愤慨。同时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国家档案局公布了最新资料片《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用见证人记录日军暴行。程瑞芳对日军在安全区内所犯的烧杀劫掠奸_罪行、南京难民遭受的非人待遇以及自己心路历程的逐日记录,它与举世闻名的《珍妮日记》一样,被称为“中国的珍妮日记”; 1937年11月起,约翰·马吉牧师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对外籍人士行动严格控制,摄影摄像绝对禁止。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了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原始影像,为世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证据……他们的资料是极其珍贵,是不能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然而面对这些史实资料,日本右翼势力还在百般抵赖暴行,不承认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更不承认有南京大屠杀。但我们要谨记南京大屠杀,用历史资料说话,揭露日军罪行,让日本右翼势力百口莫辩!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表明了国家对南京大屠杀的重视程度,更警醒我们要谨记历史,勿忘国耻!
918忘国耻的心得体会篇4
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3周年纪念日。颇有感触。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3周年。83周年,我们和着血与泪,以无比悲愤、沉痛的心情祭奠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30多万冤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内心中一遍遍默念:勿忘国耻!勿忘历史教训!高唱国歌,发愤图强!
巨大的创痛令人不堪回首。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逢人便杀,见房就烧,奸淫虏掠,无恶不做,有计划地对南京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大屠城。妇女、儿童、老人概不放过,我同胞被集体枪杀和活埋19万多人,零星被杀害者仅收埋的尸体就有15万多人!城内城外尸积如山,扬子江水血浪翻滚!人类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有谁听说过杀人比赛吗?有,绝无仅有!那就是日本侵略者!两个恶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魔就杀我200多位同胞!他们对我中华民族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9·18”开始的侵华战争,日寇恣意践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三光”政策、细菌战、奴役劳工、强征慰安妇,一个个万人坑,一片片无人区,始作俑者都是日本帝国主义!他们将被永远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3000万牺牲和死难的英魂冤魂永不瞑目!永远地昭告历史!
12月13日,不是普通的日子;12月13日,是我们的国耻日!这巨大的伤痛无法平复。我们在理智上实在不愿再抚摩这伤痛,不是我们太狭隘,揪住历史旧帐不放,而是日本有人不断地朝我们的旧伤疤上捅刀子。教科书掩盖侵略历史;首相、阁僚不断参拜靖国神社;周边事态法及近日出台的新防卫大纲指针矛头直指我国。令人气愤的是,对南京大屠杀这样的铁血罪行,他们竟然赖帐,死不承认,谎说“南京大屠杀虚构”!又是出书,又是开会,群魔乱舞。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受尽屈辱和祸害的中华民族岂能容忍!我们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
前几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老人走了。我们向她致以沉痛的悼念。她老人家当时曾身中日寇29处创伤,万死一生!她亲眼目睹了恶魔们的一桩桩一件件兽行。有拉贝日记在,有摄影胶片在,有李秀英血泪控诉在,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睁眼说谎,就是不认罪,一副泼皮无赖相。看一看德国人吧。他们深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感到羞耻,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真诚地向二战中的受害国受害人忏悔、谢罪,前总理勃兰特甚至跪倒在犹太人的墓碑前。德意志民族赢得了谅解和尊敬。这样能够反省自己的民族肯定是有出息的民族。再看看日本一些人的所作所为吧,和德国人比一比,相差何只天地!一段时间以来,中日两国关系的走低,其个中原因,明眼人谁不清楚呢?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绝不能患历史健忘症,决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海深仇!决不能愧对无数先烈和死难的冤魂!一个人,一个民族,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如果自己不争气的话,怨天尤人有何用!
落后就要挨打。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今天,我们祭奠南京大屠杀,不是囿于历史的伤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奋发图强!只有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站得直,立的稳。一个巍巍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民族,谁要想再欺侮我们,它首先得摸摸自己的爪子有多硬!
918忘国耻的心得体会篇5
每个星期一,我们都会身着统一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站在熠熠生辉的五星红旗下向它敬礼。难道这一点意义都没有吗?其实并不是的。五星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象征着我们的祖国。每当国旗升起的时候,那就是我们的祖国在升起!他是我们心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明亮的星,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为他骄傲,为他自豪!那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呢?因为五星红旗是许许多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都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那么这幸福又是革命先烈经过怎样的抗争,就算是死也要为我们争取来的呢?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曾经有过一段屈辱的历史——南京大屠杀。这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最大的一次战争。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不管男女老少,统统以残酷的罪行至于他们死地。天啊!整整35万的无辜的老百姓成为了他们手下的战力品。但当他们把这一切罪恶的事干完后,还不知羞耻,闯入各种市场和博物馆进行剥夺与抢劫,再放一把火进行烧毁。那里面凝聚着多少我们中华儿女的心血与智慧啊!他们那狰狞的表情,狂妄的笑容,没有人性的躯壳,无一不深深地刻在了我们中华人民的脑海里。他们发誓,他们要向全世界宣布:终会有一天,我们会迈着沉着的步伐,怀着坚定的信念,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我们要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而是一位正在走向成功道路的英雄!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这些21实际的孩子们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呢?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祖国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必须不畏艰难险阻,勇敢地上前!
“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落后就要挨打。”“灾难唯有进步来补偿,尊严唯有奋发来扞卫!”从万历帝到努尔哈赤的铭文明亡清兴,从康乾盛世到咸丰帝火烧圆明园,无一不让我们亢奋,历史的悲惨深深地刻在了我们沸腾的爱国之心上。各种血淋淋的惨案无一不让我们痛彻心扉,回忆那段惨不忍睹的充满血光的历史,我的心沸腾了。那一张张日军邪恶的嘴脸在我的脑海里充斥着,游荡着,嘲笑着我们中国的无能。想着想着,我愤恨地留下了泪。凭什么我们中国人就得被他们日本人欺负!凭什么我们就得被他们踩在脚底下!凭什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努力学习,振兴中华!要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们中国人是好样的!
918忘国耻的心得体会篇6
12月13日上午十时整,很多人聚集在南京死难者清凉山丛葬地“侵华日军南京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沉痛悼念和缅怀逝去的同胞。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近千名师生佩戴白花,面向纪念碑列队肃立,齐声高唱国歌,国歌唱毕,全场向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同一时间,防空警报声响彻南京上空,校园内外汽笛齐鸣,行人也纷纷驻足面向纪念碑方向默哀。
默哀毕,学生代表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师生代表在发言中说,国家公祭、民族呼声,河海同心、开创未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珍视和平,凝聚力量、奋发图强,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用知识的力量,用责任的担当,真正成为打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最后全场人员绕纪念碑一周并献花。活动中,很多社区居民以及远道而来的校友和民众也纷纷在纪念碑前敬献鲜花,进行悼念。
自11月底以来,河海大学的同学们自觉自发组织了国防生主题教育、学生骨干主题教育等各类悼念祭奠活动,通过宣誓、签名、手折紫金草和千纸鹤、电影展、发放宣传手册、陈列展板以及签名墙等活动寄托对遇难同胞的哀思,表达不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决心。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们纷纷表示公祭日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死难者的悼念,也是对世人的警示,作为青年大学生,要时刻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此前,为迎接首个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到来,河海大学还开展了系列悼念活动,参加了“紫金草行动”,与多家媒体共同开展了多次祭扫活动,以加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
918忘国耻的心得体会篇7
83年前,“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今天我们纪念“卢沟桥事变”,是为了不忘过去屈辱,铭记抗战先辈,升华爱国情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谨记“卢沟桥”,铸就与国共生桥,架起与民同心桥,筑牢便民服务桥,爱国爱民,国强民富。
不忘过去荣辱,历史底蕴铸就“共生桥”。国破家亡,无国何以为家?十九世纪外国列强的入侵使我国濒临破灭的边缘,承受百年屈辱,多幸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挽中国狂澜于既倒、扶中国大厦之将倾。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不会遗忘,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是铭记在心,我国历史上曾有多次外族入侵,都在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面前不值一说,文明古国屹立至今。如今我们纪念“卢沟桥事变”,在警醒世人的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无论荣辱,中国人民与国同祸福、共生死。
不忘与民同心,同心同德架起“连心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梦,需要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这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这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团结图强,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更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实现的。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民同心,民之所向,党员干部所望,架起连心桥,同心同德实现中国梦。
不忘为民服务,全心全意筑牢“便民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从党成立之初到如今,都没有变过,人民利益始终是党员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千古名言,更是当今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雷锋把人生献给了为人民服务,黄文秀把青春献给了脱贫攻坚,一代代党员干部接力,将为人民服务贯彻到底。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要以英雄先辈为榜样,牢记为民富国之心,付诸奋发图强之行,筑牢便民,给人民便利服务,建祖国繁荣富强。
918忘国耻的心得体会篇8
悲惨啊,30万军民惨遭日军屠杀。鲜血染红了扬子江,尸体布满了石头城。恶魔在肆意流荡,无所不至。听,受辱妇女撕心裂肺的惨叫;看,下关江面残缺不齐的尸骸……悲剧使人目不忍视,惨状使人出离的愤慨……
耻辱啊,美丽的六朝故都;耻辱啊,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民族……
人们或许会控诉鬼子的残暴,人们或许会悲悯民族的苦难,但望着那几十万束手就擒的军队,望着那一张张绝望而麻木的面孔,悲愤之余,我眼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浓黑的沉默!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太多的苦难易于使人麻木,是到了重新反思历史的时候了。今天,当我们重新谈起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当我们愤慨悲痛了之后,我们又该想些什么?我们又当做些什么?
当几十万南京守军望风披靡的时候,平行关前,太行山下,一群拿着近乎原始武器的中国人却能使得日伪军队闻风丧胆……
相较于那些引首就戮的怯弱,我似乎看到狼牙山壮士慷慨赴死的微笑;相较于那无助的泪水,我似乎看到那些伟大的身影在振臂高呼——_日本帝国主义……一样是死,但是,意义又是否相同呢?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是共产党八路军最终肩负起了拯救中国的使命,因为,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民族深沉的热爱,他们始终坚持着对这个民族美好的憧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他的物质的首都可以被敌人占据,但是,他们的精神首都没有被敌人所攻破!
此时,我想起了纪伯伦的《泪与笑》其中写到的:“云的一生就是悲欢离合的一生,人也是如此,一旦失掉崇高的灵魂,就成了存在于物质世界的行尸走肉。”我想,对于国家也是如此,只有拥有国魂,才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告诉世界,我们不仅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们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明,我们还要拥有一群有志气的热血国民。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要让时间为庸人们所设计,不要让殷红的鲜血只剩下淡淡的残梦。血已经流了,但不能让他白流。南京的大惨案依然历历在目,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黯然至于泣下,更应该正视这刻骨铭心的苦痛。因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面淋漓的鲜血,鲁迅的担忧依旧没有过时,一个民族的精神首都仍要我们去建构与呵护。
这就给我们无穷的启迪:在现今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没有必要用欢乐消除自己的悲伤,如果那样就失去自我;我们也没有必要沉浸在微漠的悲哀中,我们应正视历史的烙印。我们应该时刻把祖国放在心中,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列,为中华崛起而奋斗,但这一切却又不能在空言与大话中消磨,作为学生,我们所应注意的:更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是否认真学习,为建设祖国积累好本领;当升旗仪式时,我们是否唱起庄严的国歌;在外国人面前,你是否随地乱扔垃圾,你时刻是否在维护着国家尊严……?
我们就在这样的小事中构筑精神上坚不可摧的首都,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国家怎能不强大?外敌,又怎敢在我们的面前挥刀动武?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案还会在中华大地上发生吗?不会的,永远不会!
让我们携手奋斗吧,青年朋友,相信铭记历史的你今天定将愈加努力奋发!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