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学习里,小伙伴们都一定碰到过事迹材料,小伙伴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肯定要强调格式正确,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材料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材料篇1
1998年1月5日,从全军数千名优秀飞行员中选拔出的首批14名航天员进驻航天城,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这一天,从此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此后的20年,航天员大队圆满完成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多人多天、太空出舱、交会对接、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先后有11名航天员被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刘伯明就是其中光荣的一员。
20__年的秋天,神舟七号以天马行空的优美姿态在太空绘就了当年最美的中国画面,刘伯明与翟志刚、景海鹏三位航天员经过了68个小时多的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后,将这一壮举留在了所有中国人的记忆里。
在入选航天大队之前,刘伯明和另两位航天员翟志刚、景海鹏一样都曾经是飞行员,对于航天事业的热爱,促使他报名并经过严格的选拔,进入了航天大队。十几年来,在航天大队里,他经历了严格的训练,做好了随时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出征太空的准备。在这一次的神七载人航天任务中,他终于梦想成真,实现了自己作为航天员的最高理想,并为祖国和人民带来了成功太空漫步的捷报!
航天英雄刘伯明,1966年9月出生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他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小时候,家里很穷,刘伯明很懂事。假期里,他上山放猪。在依安一中读书时,学校离家有20多里地,别的同学都住校,但懂事的刘伯明为了省住宿费和餐费,每天骑自行车
往返40多里路,也因此要比别的孩子早起两三个钟头。为赚学费,刘伯明暑假到附近砖厂做力工。冬天的依安特别冷,即使不下雪,刘伯明骑到学校时也是脸上、脖子上、身上挂满了白霜,衣服都是湿的,被同学们戏称为“小雪人”。但是无论雨多猛、雪多大,他从未迟到或早退过。父亲刘志生说,虽然每天骑车往返20公里很辛苦,但是刘伯明高中3年从未生过病,连感冒都没有过。高中3年,锻炼了刘伯明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为他日后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从高中时代的一篇英文课外资料中,刘伯明第一次接触到了“航天”这个词。“‘对个人来说,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读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说的这句话,我很震撼。他的境界很高,航天的确是全人类的事业。”刘伯明事后表示。
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材料篇2
近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张渠伟;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张玉滚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张玉滚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张玉滚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中国”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材料篇3
“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一个风暴之眼,我们要保卫我们的武汉,保卫武汉人民”——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身患绝症,步履蹒跚地坚持与时间赛跑,与新冠周旋,日日夜夜奔赴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顾不上同为医务人员不幸被感染的妻子……在疫情的“风暴之眼”中,他坚定的身影令人动容。他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了希望,以萤烛之光,点燃了信念的光芒。
面对绝症,有的人会崩溃,有的人会疯狂,有的人静静等待。然而难以想象,张定宇院士是以怎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笑对病魔,日复一日燃尽所有能量,奋战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最前线!他曾说:“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他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他感恩:“当我们为了抢救病人不顾一切,背后支撑我们的,是整个中国!”
泱泱华夏,有这么多国士无双、鞠躬尽瘁的专家,兢兢业业的白衣战士,勇做逆行者,冲锋在前,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救死扶伤,驱散疫情的阴霾,为我们筑起一道道安全的城墙。疫情与灾难终会成为岁月的尘埃,总有一天,这里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没有绝望与黑暗。春风会吹开这里的樱花,疾病肆虐过的冰冷土地下,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
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材料篇4
汤洪波,1975年10月出生,湘潭县云湖桥镇飞栏村人。他从一名飞行学员成长为一名航天员,这一路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又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在困难面前,汤洪波迎难而上,勇于直前,敢于冲破一道道难关。
1995年,汤洪波被空军某航校录取。可入学后,他遭遇到了第一道难关——体能成绩在班里是最后一名。空军航校的学员是实行淘汰制的,如果体能通不过,就会被淘汰。怎么办?练!只有练,才能增强体能。于是,汤洪波一有空就在跑道上一圈一圈跑,在单杠双杠上反复地练,在操场上坚持跳高跳远。晴天,就在操场上锻炼;雨天,就在器械室锻炼。不管学业有多忙,他坚持天天练从不间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他的体能成绩从最后一名进到优秀行列。
从航校毕业后,汤洪波来到了空军某部。在进行飞行训练时,汤洪波驾驶的飞机在落地时,一度把握不稳。于是,他总是拿着飞机模型比划着起飞降落。夜深人静时,他躺在床铺上,脑子里还在一次次演练操作飞机的起降,琢磨着眼手脚如何更好地协调;甚至在吃饭时,他也常常拿着饭勺子比划着。经过几个月训练后,他的飞行训练成绩次次被评为优秀。
20__年,汤洪波被选为航天大队航天员。天空和太空,有着巨大的跨越,航天员要完成上百个课目的训练。这些训练,既挑战学习能力,更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可失重训练一度是汤洪波迈不过去的坎。失重训练时,训练服硬邦邦地套在身上,限制了四肢的活动。一段时间,他一穿上训练服,心里就烦躁。后来,他请教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如何闯过烦躁关,又请工作人员把训练服温度尽量调低,以便让情绪稳定下来。经过反复训练后,他终于闯过了这道难关。
20__年12月,汤洪波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20__年6月17日9时22分,他和战友聂海胜、刘伯明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向了太空。3个月后,他们圆满完成任务,胜利返回地球。
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材料篇5
“我非常期待站在机械臂末端,张开双臂,面向茫茫宇宙。”再度出征的刘伯明信心满满。
20__年9月27日,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任务。如今,刘伯明再上太空。
在航天员大队公寓门口立着8个大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也是刘伯明的执着信念。
20__年“神七”任务中,当翟志刚将要漫步太空时,出现了两个小“意外”:一是开启舱门时遇到了麻烦,翟志刚用力拉了3下,舱门丝毫没有反应。此时,飞船即将驶出测控区,舱门必须尽快打开,否则出舱活动就无法进行,“神七”任务的核心目标就无法实现。这时,刘伯明递过来一把开舱辅助工具,他们清楚,使用辅助工具撬开舱门,有可能给舱门密封造成损伤。但无论如何都得出去,不能让全国人民失望。在刘伯明的协助下,翟志刚使用辅助工具,终于打开了连接浩瀚太空的舱门。
然而,紧张的心情还未平复。耳机里突然传来火灾报警声。刘伯明镇定地将国旗递给翟志刚,当翟志刚在舱外展示五星红旗时,他转身飘向轨道舱内检查火灾点。他压低嗓门平静地跟舱外的翟志刚说:“如果起火了,我们也回不去了。程序继续吧。”在他们脑海里,当时想到的只有祖国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使命。
20__年12月,刘伯明入选神舟十二号任务飞行乘组。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复杂性、艰巨性,远超以往历次载人航天任务。最辛苦的还是模拟失重出舱活动训练。人在加压后的训练服里,每次“举手投足”都十分困难。由于戴着头盔,只能通过腕部反光镜观察,脚隔着厚厚的鞋子没有触觉,更别说攀爬、拧螺丝等更高难度的操作了。
“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有幸参与载人航天这个伟大的事业。”刘伯明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