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目标明确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有方向感,出色的教案有助于我们更精准地传达知识重点,增强学生理解力,九九公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竹中班教案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竹中班教案篇1
目的:
1。尝试用油画棒与水粉作画,体会油水分离的特殊效果,激发幼儿的兴趣。
2。学习水彩平涂的方法。
3。培养活动的观察、想象能力及大胆创作画面。
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观看了动物世界及有关动物的图书等。
2。白纸、油画棒、水粉色、毛笔等
过程:
一、变魔术形式,导入活动
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事先用蜡或白色油画棒画好图案)平涂颜色,变出其图案。
2、请幼儿模仿老师平涂的方法,进行操作,变魔术。
二、观察讨论
1、提问:你变出什么没有?老师变出了什么?怎样变的'?
2、还可以怎样平涂颜色来变?使画面更漂亮?
三、操作探讨活动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画面。
2、指导幼儿大胆涂色,在颜色交界地方不要停笔,两种颜色可以碰在一起。
3、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蜡不溶水)
油画棒涂色时,涂的深和涂的浅的部位,在最后用水粉平涂时有什么变化?两种颜色碰在一起有什么变化?
四、展示、评价
1、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不同底色间相互渗透的效果。
2、表扬颜色搭配好、涂色均匀、画面具有想象力的作品。
竹中班教案篇2
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励幼儿根据儿歌提供的线索,尝试初步创编儿歌的兴趣。
准备:
1、背景图
2、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每人一个。
3、天空、树林、草地、河水、幼儿园。
过程:
(一)引入主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2、对了你们说对了,现在就让我们这些好朋友起一做个游戏吧。
3、你们玩完乐也累了,现在听音乐找到自己的家。
4、教儿歌。
5、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现在我们帮助他们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吗?
6、教师提问?
(1)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
(2)茂密的树林是谁的家?
(3)绿绿的草地是谁的家?
(4)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
(5)红红的花朵是谁的家?
(6)美丽的幼儿园是谁的家?
7、幼儿看图分组说。
8、幼儿看图连贯的集体说。
(二)让幼儿充分想象,创编儿歌。
1、你们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请你们在动脑筋想一想:
蓝蓝的.天空还是谁的家?
茂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
绿绿的草地还是谁的家?
清清的河水还是谁的家?
红红的花朵还是谁的家?
美丽的幼儿园还是谁的家?
2、明天我们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说给小朋友听,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吧。
竹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诗歌背景图。
2.活动教具: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蝴蝶、蜜蜂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小娃娃,问:她想睡觉了,怎么样才能使她很快的睡着呢?
二、学习诗歌《摇篮》,理解诗歌内容。
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一遍。)
1.第一遍欣赏,提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2)诗歌里有谁?
2.第二遍欣赏,幼儿学习诗歌。
第一段提问:蓝天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白云怎么飘,星宝宝睡着了?
第二段提问:大海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浪花怎么翻,鱼宝宝睡着了?
第三段提问:花园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风儿怎么吹,花宝宝睡着了?
第四段提问:妈妈的手臂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手臂怎么摇,小宝宝睡着了?
3.发展想象力,仿编诗歌。
三、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学得真棒,回家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当摇篮,继续模仿编诗歌。
竹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冬天取暖时要防止失火、烫伤及煤气中毒等方面的知识。
2、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取暖。
3、学习词语:取暖、烟囱等。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多媒体图:取暖的安全。取暖器一个。
活动过程
一、了解取暖器的用途及用取暖器的`安全常识。
围坐在取暖器边,了解取暖器的用途及用取暖器的安全常识。
讨论:为什么冬天要用取暖器呢?用了取暖器自己是不是热了?小朋友能不能靠近取暖器?为什么?
二、讨论:在冬天里,除了取暖器取暖,人们还可以用什么取暖?
1、使用油汀、取暖器、电热取暖器、空调等电器时,不要触摸电源开关和取暖器,不要靠近暖气片,防止触电和烫伤。
2、用热水袋取暖时,要拧紧塞子并用毛巾或布把热水袋裹起来,防止烫伤。
3、如果在外边受冻后,不能立即靠近取暖设备。
三、师生共同小结:冬天里,人们想出很多方法取暖,但在取暖时很容易烫伤、失火、中毒,因此小朋友在取暖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竹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对幼儿进行低障碍爬越联系。
2、培养幼儿锻炼的兴趣和勇敢精神,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平衡凳、云梯、桌子、椅子、大积木、挂有钩子的竹竿一根;
2、纸鱼若干(数目为幼儿人数的3—4倍)、小猫头饰(数目同幼儿人数相等);
3、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教师扮猫妈妈,幼儿扮小猫。老猫、小猫互相追逐着玩,并做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
老猫带小猫走成圆形队做操,边走边念儿歌:早上空气真正好,小猫小猫来做操。摸摸胡须理理毛,伸伸懒腰喵喵喵。举举腿儿跑跑跑,小猫小猫本领高。
2、老猫带领小猫学习爬越小山坡的本领,面向器械,双手按器械一端,一脚先爬上,另一脚再上,爬至另一端,然后轻轻下来。
3、小猫任选器械进行鱼贯爬越练习,老猫不断提醒小猫既要爬得好又要注意安全。
4、本领学会了,小猫依次爬越过障碍,到池塘边捉一条小鱼,并从两边跑回,把鱼挂在钩子上。然后再去捉,不断往返,直至把鱼捉完。
?活动结束】
老猫带小猫数数钩子上的鱼,并夸奖小猫本领大。最后由两只小猫扛竹竿,其余幼儿边唱“喵呜喵呜小猫叫”的歌,边安静的沿着场地走一圈回教室。
竹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对所抓握的物体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计数,并记录、比较多少。
2、 愿意与同伴交流操作方法并尝试同伴的办法。
3、 能积极的参加操作活动及时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分类,并计数难点:孩子要用多种方法记录数
活动准备
教具:红枣、白云豆、花生米、记录单、笔、黑板。
学具:小碗(内装红枣、豆、花生米若干)、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问好,介绍自己。
2、男孩女孩比一比师:我们班有男孩有女孩,到底是男孩多还是女孩多呢?怎样才能知道?引导幼儿讨论要比较多少必须数一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游戏:抓一把。
1、抓把红枣比一比。
(1) 出示实物,师:想比赛抓红枣吗?谁想试试?请幼儿与教师比赛抓白芸豆。
(2) 师:猜猜我们谁抓的多、谁抓的少?怎样才能知道?引导幼儿检查、验证谁多谁少。
3、抓上一把比一比
(1) 大胆抓一把。出示装有红枣、白芸豆、花生米的小碗,请一名幼儿尝试抓出一把。
(2) 数清有几个。引导幼儿认识所抓的东西,并说说每种抓出了几个。
(3) 试着记下来。师幼讨论商量,会在表格中进行记录数量。
三、幼儿操作:大家都来抓一抓。
(1) 幼儿自主游戏。引导幼儿商讨活动规则,知道抓出一把后,数清楚并记录,记好后说说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2) 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四、延伸活动:各抓一把想一想。
出示三个分别装有红枣、白芸豆、花生米的`碗,师:谁愿意试着每样都用力的抓一把,猜猜哪一种抓的最多?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乐趣。
竹中班教案篇7
教案目标:
1、通过演唱分析歌曲的词结构,帮助幼儿初步熟悉创编的方法和形式。
2、引导幼儿由浅入深逐句的进行歌词的创编,激发幼儿的创编兴趣和激情。
3、培养幼儿用图画的形式表达所要创编的内容,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
教案准备:
课前丰富幼儿的语言和生活经验。
图片三幅、(两只老虎)歌词四句、幼儿人手一份作画工具
教案过程:
一、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很奇怪的画,一起来看看。(出示图一)
2、画上有什么?它们真奇怪,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3、集体演唱歌曲(两只老虎)提醒幼儿演唱时可幽默一些。
4、(出示歌词),这首歌共有几句歌词?分析歌词结构。
二、激发兴趣,创编教案。
(一)创编第一句歌词
1、除了老虎,还有什么动物是跑的快的?(幼儿自由说说)
2、我们来把这首歌的第一句改成别的跑的快的动物来唱唱吗?(幼儿唱一句,老师唱后面的.歌词)肯定幼儿的创编,鼓励幼儿唱和编。
(二)创编歌词第二句
1、想一想,跑得慢的动物有哪些?(提醒幼儿自己说一说,改掉歌词唱一唱。)
2、请幼儿上来唱给大家听。(老师把幼儿创编的歌词用图画下来)
(三)创编第三、四句这首歌很有意思,小朋友想想小动物没有眼睛、没有鼻子会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幼儿把三、四两句歌词该掉唱一唱。
(四)进一步深入创编教案
1、老师总结:小朋友象个作词家一样,真能干。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许多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编歌词的。
2、老师师范自己的创编作品"两朵菊花""两个小朋友"(出示图片,边唱一遍)
3、小朋友也可以把自己创编的歌词画下来的。
三、深入创编,绘画表达幼儿想好歌词,可边画边唱。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游戏,我发现小朋友能达到四肢的锻炼,对《两只老虎》这首儿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