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公文网 >策划书

幼儿韵律活动教案8篇

教案有助于教师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韵律活动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韵律活动教案8篇

幼儿韵律活动教案篇1

设计意图:

目前,江阴的新房子正一幢幢拔地而起,许多孩子家里都搬了漂亮的新家。那我们身边的这些房子究竟是怎样造出来的呢?参观过建筑工地后,孩子们感触很深。他们亲眼看到了工人在挖泥、搅拌水泥、打地基、砌砖、抹水泥等造房子的情形,对房子的建造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经常模仿建筑工人的动作和建筑工地上的声响,自己玩起了造房子的游戏。在此基础上,我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游戏情节,特地制作了相匹配的音乐,和孩子共同生成了这个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动作,表现造房子的情节。

2、能大胆想象造房子的各种动作和房顶的造型,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

幼儿参观过建筑工地,对房子的建造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回忆造房子的过程

提问:小朋友,我们参观过建筑工地,那你们知道房子是怎么造出来的.?

2、听音乐感受旋律、节奏,并创编造房子的动作。

提问:在这段造房子的音乐中,你听见了那些声音,好象看见建筑工人在干什么?(幼儿边说边创编挖泥、打地基、砌砖、抹水泥等动作)

3、听音乐完整动作,并创编房顶造型。

提问:刚才你造的是什么样的房子?你还想造怎样的房子呢?(请幼儿用动作表示)

4、合作表演造房子。

(1)、师生合作表演造房子。

(2)、幼儿分组合作表演造房子。

( 幼儿讨论好房子的造型和抹水泥的人之后,再进行表演。)

幼儿韵律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国风音乐和中华武术的精神,合拍表现音乐结构及少林拳法的动作。

2、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少林五形拳的基本动作,借助图谱的提示布阵。

3、在“布阵法”游戏中锻炼偷快接受挑战的信心和胆量,并做到团结协作、快速反应。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看少林功夫视频

物质准备: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穿了一套什么服装?(少林武术服),今天我是少林师父,你们看看这是哪里呢?(少林寺大门),想进到少林寺学武功吗?今天师父教你们一套五形拳,学会了这套拳

就能进入少林寺,请你们仔细看看这套拳法中表现了哪五种动物?

二、熟悉乐曲结构,倾听乐曲,感知五形挙动作。

初步感知音乐结构,熟悉动作。

师:师父刚刚打了哪些拳法呢?

观察学习布阵方法,尝试队形并运用合作的方式表现。

师高僧告诉我们,藏经阁里有108本武功秘籍,这是每一个少林弟子都希望能得到的。学会布阵就能得到提示,知道经书隐藏的地方。

层级一:出示“阵法图"”,自主观察并尝试根据“阵法图”按空间方位面朝圆心布阵。(2遍)

师:我们来看看,高僧给了我们第一张阵法图,图上有什么?

小结:阵法图告诉我们,所有人要变成一个圆,脸朝圆上,在走的时候开始转动。

反思性评价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布阵的方法,现在合着音乐一起来布阵吧。

小结:刚刚布阵很成功,高僧给出了提示。(幼儿按提示找到拼图)

层级二:出示“阵法图2”,自主观察并尝试根据“阵法图”按空间方位面朝圆心移动布阵。

师高僧被你们的.团结和努力感动,决心要帮助你们,又给了第二张阵法图,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师:那我们开始合着音乐布阵,记得要移动交换位置。

小结:布阵挑战成功,看看高僧给了我们什么提示?(幼儿集齐拼图,找出秘籍)

欣赏视频《少年功夫》

师:少林武术是中华文化之宝,练武可以强身健体,还能保家卫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把中国武术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孩子们,你们愿意吗?我们一起欧赏一段武术表演吧。

幼儿韵律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根据歌词表演《泥娃娃》,用肢体语言和歌声表达对泥娃娃的喜爱。

2、在表演的过程中会找合适的位置,互相不碰撞。

3、乐意做泥娃娃的爸爸妈妈。

活动准备:

泥娃娃一个、录音机、动作图谱、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师:泥娃娃那么可爱,那么想要爸爸妈妈,我们怎样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可爱的你娃娃呢?

2、幼儿一句一句创编。

师: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可以做什么动作?眼睛不会眨可以做什么动作?谁愿意来编动作?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老师整理幼儿的动作,然后出示图谱,根据图谱动作一起学一学。

3、用同样的方法教幼儿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句。

二、集体学习《泥娃娃》律动

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套动作,请大家看老师来表演一遍。老师表演幼儿跟着一起学一学。

2、请小朋友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听着音乐来做一做。

3、请表演动作优美到位的幼儿大单的表演给大家看。

幼儿韵律活动教案篇4

目标:

1、学习律动,随音乐有感情地表演捉鸡烧菜的过程。

2、在教师小幅度动作的提示下,记忆动作,积累学习动作的策略。

3、与同伴共享动作表演的空间。

准备:

1、回家观察家长烧菜。

2、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若干。

3、幼儿会场歌曲《杀鸡宰鸭》

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看戏

——教师:过年了,大家快乐看戏吧!

——带领幼儿拿出椅子下面的乐器,引导幼儿一起演奏《小看戏》

二、歌唱活动:杀鸡宰鸭

——教师:快过年了!咱们杀鸡宰鸭,快乐地在一起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歌唱《杀鸡宰鸭》

三、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幼儿创编表演动作。

——教师:加入你面前有一只鸡,你怎样才能捉住它?烧鸡汤之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怎么把鸡放进锅里?怎么盖上锅盖和打开锅盖,怎么做闻香味的动作?怎样品尝自己烧的鸡汤?

——请个别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动作元素,练习表演相应的动作。

——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做动作。

在表演动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关注老师的动作和提示,表演杀鸡宰鸭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表演的更好呢?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和演示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歌曲《杀鸡宰鸭》

附动作建议:

(1)小节:找鸡(鸭)

(2)小节:抓鸡(鸭)

(3—4)小节:每拍做一下杀鸡(鸭)的动作。

(5—6)小节:双手按| x x x x | x x x x |的节奏轮流做拔毛的动作。

(7)小节:把鸡(鸭)放进锅里。

(8)小节:盖上锅盖。

(9)小节:打开锅盖。

(10)小节:闻香味。

(11)小节:吃鸡(鸭)。

(12)小节:做出表示满足、高兴的动作。

幼儿韵律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掌握音乐节奏x—x—lxxxxl.并能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表现节奏。

2.在有趣的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节奏信号表现相应的节奏动作。

3.乐意与教师、同伴一起快乐地做游戏.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看过“米奇妙妙屋”动画节目,熟悉《闪烁的小星》音乐旋律。

物质准备:自制ppt(绿草地、各种动物、两座大山图),《闪烁的小星》音乐,指示牌两块(两种不同的节奏型:x—x—|x—x—|和xxxx|xxxx|),米奇玩具。

场地布置

幼儿座位排成半圆形,座位后面布置“米奇妙妙屋”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和米奇打招呼

1.向幼儿介绍米奇。

教师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米奇是谁吗?我把米奇请来了,怎样跟他打招呼呢?今天我们来点特别的,用有节奏的语言来和米奇打招呼。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和米奇打招呼。

(1)教师引导幼儿用xxxx|x—x—|节奏和米奇打招呼(米奇米奇|你一好一|)。

(2)教师扮米奇,用xxxx|x—x—|节奏和幼儿打招呼,并要求幼儿用同样的节奏回应。

二、玩游戏,学本领

教师导语:米奇有个妙妙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本领,你们想不想去见识一下呢?一路上我们会经过一些有趣的地方,遇到一些可爱的朋友,千万跟紧老师,我们出发啦。

1.听一听:在音乐伴奏下,初步感受玩节奏的快乐。

播放音乐《闪烁的小星》,幼儿跟着音乐声走。提问:刚才一路上,我们是怎样走的?

2.看一看:学习看指示牌,掌握两种不同的节奏。

教师导语:我们现在到哪里了?(播放ppt,出现绿草地画面。)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要走过这片绿草地,我们得跟着指示牌走。

(1)出示指示牌a(x—x—|x—x—|),提问:上面有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呢?(每小节拍两下手,走两步。)

幼儿练习巩固。

(2)出示指示牌b(xxxx|xxxx|),提问:这个又代表什么意思呢?(每小节拍四下手,走四步。)

幼儿练习巩固。

(3)交替出现两张指示牌,幼儿交换节奏走。

教师导语:在过草地时两张指示牌会轮流出现,看你们能不能快速做出反应哦。

幼儿跟着《闪烁的小星》音乐,看着两种不同节奏指示牌走出绿草地。

3.说一说:和小动物打招呼,巩固对两种节奏的认识。

教师导语:我们顺利走过绿草地,现在遇到了谁?(播放ppt,出现各种动物。)一起问个好吧!

提问:你们会不会有节奏地问好呢?

请幼儿有节奏地和动物打招呼,如:高飞高飞|你一好一|,教师用各种身体动作做节奏提示。

4.做一做:玩“爬山”的游戏,感受节奏游戏的乐趣。

教师导语:走了这么多的路,我们到哪儿了?(播放ppt,出现大山的画面。)

(1)提问:把我们的`身体当成一座山,怎么爬山?

教师弹奏《闪烁的小星》,请幼儿按音乐节奏“上山”(节奏1:x—x—|x—x—|)。到了“半山腰”,再用快一点的节奏爬,更快到达“山顶”(节奏2:xxxx|xxxx|)。

(2)提问:到“山顶”了,感觉怎样啊?现在我们要“下山”了,怎么下去呢?我们一起数三、二、一,听钢琴滑音滑下去。

(3)幼儿听钢琴伴奏爬自己的身体,体验“上山下山”的乐趣。

三、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表现节奏

1.观看“米奇妙妙屋”动画节目。

2.幼儿尝试模仿,初步学习动作。

提问:刚才他们是用身体哪个地方打节奏的?用脚打了几次节奏?(重新看一次确认)

3.幼儿跟着米奇共同表演两遍。

4.拓展经验,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表现节奏。

提问:除了用脚打节奏,还可以用什么地方打节奏呢?

引导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打节奏.集体表演和分组表演相结合。

结束语: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今天我们知道了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打节奏的方法,时间不早了,本领也学到了,我们回家吧!记得要跟好朋友说“再见”哦!(引导幼儿边走边有节奏地跟小动物们道别,如:黛西黛西i再一见一|。)

幼儿韵律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学习按节奏做出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

2.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武术动作,尝试创编象形拳,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3.体验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感受成功与自信。

活动重点: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学习按节奏做出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

活动难点: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武术动作,尝试创编象形拳,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活动准备:

1.课前学习活动设计:请幼儿在生活中了解一些常见的武术动作,了解李连杰、成龙、李小龙等中国的功夫明星,观看武术表演的视频,听一些可用于武术表演的歌曲,如屠洪刚的《中国功夫》、成龙的《醉拳》、周杰伦的《双节棍》等,感受音乐的特点并大胆表达,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教学课件:包括武术表演视频、动作图示、图片。音乐、场地准备、大鼓。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激发幼儿用武术动作表

现音乐的特点。

1.出示成龙图片,引出歌曲《男儿当自强》,感受音乐的特点。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我们会有种什么样的感觉?

提问:这是什么声音?鼓声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鼓声让音乐更加的雄壮有力。

这首歌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男儿当自强》,什么叫自强?

2.引发幼儿用武术动作表现音乐的愿望,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表现。

你想用什么动作来把歌曲的有力、有气势表现出来?站起来,找个空地方,用你会的动作表现。

小结:咱们中国武术很厉害,动作很有力,用武术动作表现这首歌曲是最合适的。

3.从幼儿的动作中,梳理主要动作,如掌、拳、马步、弓步。

谁能把你的'武术动作展示给大家看?用跟小师傅学习,以及教师示范的方法,梳理出掌、拳、马步、弓步等武术基本动作。

小结:刚才,你们做的武术动作看起来很强壮。中国武术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它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武术动作除了跟师傅学,还可以自学。

二、根据图示,幼儿自主探究武术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1.出示图示,观察寻找规律,重点分析结束亮相的动作。

出示武林秘籍一,提问:有几个小孩?你看出有什么规律?二、四一样,第一、三幅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先往哪个方向?先左后右。

接着往下看武林秘籍二和三,好多图,没关系,都有规律。看出来了吗?

最后一幅,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亮相,两个连贯的动作,站起来,试试。

2.幼儿自主探究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一会儿要举行武林大会了,谁能把武林秘籍的动作都学会,就可以参加舞林大会。小师傅是怎么做的?请你按照顺序把每个动作都试一试。(幼儿四散站)

找三个小师傅带大家做。

谁来做做武林秘籍一?你们当裁判,看他做的对不对?不对就纠错。

对了就大家一起跟着师傅学。

谁来试试中级的武林秘籍二?谁来挑战高级的武林秘籍三?亮相,有气势。重点练习马步、隔挡以及结束亮相的动作。

3.听音乐完整做。

刚才做了动作,没配上音乐,到底哪个节拍换动作呢?在音乐的伴随下,全体幼儿跟屏幕上的小师傅一起完整做一遍。注意在小师傅出来的时候,换动作。你们通过自学,就把动作学会了。

4.出示小拳头,这幅图多了什么?增加小拳头,哪个动作的时候出小拳头?几下?试试。

这次加上小拳头的动作,完整练一遍,我和你们一起。

如果武林秘籍二隔挡的动作再有力量就更好了。重点练习隔挡。

5.为了让动作更有气势,进攻和隔挡的时候,可以发出什么声音?这次在进攻和隔挡的时候加上声音,更有力量。

三、启发幼儿创编动作,练出神功。

1.出示图片,观察了解象形拳。

刚才我们用拳、用掌做的这些武术动作叫拳术。我们中国人很有智慧,他们还模仿动物的本领和外形研究出了象形拳。看,这是什么拳?猜猜看像哪种动物。

2.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象形拳。

除了这些,你还会模仿哪种动物做出象形拳?我们看这幅图,问号,可以做什么拳呢?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象形拳。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集体彩排。

四、感受方阵舞的整齐壮观,体验成功与自信。动作都会了,用什么队形能让我们的武术表演更有气势?请看一段武林大会的视频,看看他们的队形是什么样的?

幼儿表演方阵舞,提醒幼儿,最后要变出象形拳。大鼓来助威。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你自己怎么样?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练中国武术呢?有什么有用处?

五、知道武术是我们的国宝,愿意继续学习武术,引发做中国人的自豪。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中国的武术表演,为什么要表演我们中国武术?让全世界人都知道我们中国力量,学习我们中国武术。武术是我们的国宝。

除了今天我们的拳术,还有好多种武术。刀术、棍术、枪术。你们回去慢慢学,成为中国功夫的高手,把我们中国武术传下去。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武术动作的拓展方面,还可以让孩子根据图示自主探究难度更大的武术动作,如:华山秘籍、少林秘籍、武当秘籍。

队形方面也可以进行变化,如:可以变成圆形,以及方阵舞两队之间的交叉、互动等。也可以进行两队之间,一组进攻、一组防守的游戏,激发幼儿武术表演的兴趣,愿意在生活中学习武术,强身健体,努力向上。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反思:

?男儿当自强》是一首旋律和歌词都极具气势的歌曲,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动力。这首歌曲配以刚劲有力的武术动作进行表演,更会给我们带来力度与气势的震撼,激励我们自强不息,感受成功与自信。在武术表演中培养孩子努力向上的良好意志品质,体验方阵舞的整齐壮观,进而感受中国力量,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我在不断尝试中组织了此活动。

一、借用动物形象,创造表现象形拳。

蒙台梭利说过:“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的。他们好玩好动、喜欢模仿。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所以是动作思维在前,然后是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在组织本次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大胆地表达表现,我对教材进行了创新,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请他们观察了解象形拳,并为幼儿提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启发他们模仿动物的外形和本领,做出各种象形拳,激发了创造的火花,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巧用活动的图示,帮助幼儿掌握按照节奏变换动作。

我制作了可以“飞入的小师傅”课件,在音乐的伴随下,通过提

问:“哪个节拍换动作呢?”提醒幼儿集中注意力,观察小师傅的出现,

播放“飞入的小师傅”课件,在潜移默化中,巧妙地帮助幼儿掌握按音乐的节奏变换动作。

三、递进叠加原则,让幼儿获得挑战的成功。

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我在活动设计的时候,由易到难,帮助幼儿

层层叠加,完成武术表演。从最初的看图示找规律,自主探究动作;到跟着小师傅学习动作;再到出示小拳头进攻;再到进攻和防守时候的喊声助威;最后变出象形拳练出绝招。《纲要》指出:“使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幼儿时期逐步形成了创造表现的意识,所以要给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请幼儿在观看少林武术表演中感受到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最后与同伴摆出方阵,一起合作,用刚劲有力的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感受成功与自信。幼儿一步步,由易到难,递进叠加,逐渐掌握完整的武术表演,完成教学重难点,获得了挑战成功的快乐。

此外,在活动设计中创造性的设计趣味游戏方面、观察幼儿表现能力方面、师幼互动等方面我还需要在实践中锻炼,争取不断提高教育的智慧,使孩子们受益。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相长”,教师教的过程,也是自己提高的过程。我要走进孩子们的童心世界,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孩子会教给我教育成功的奥秘。做教育的有心人,不断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把幸福带给孩子们。谢谢!

幼儿韵律活动教案篇7

幼儿音乐律动公开课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重点: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难点:用肢体动作表现滚动与跳跃;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及录音机、图谱一张、皮球一个;

2、经验准备:事先引导幼儿去欣赏一些对比性较强的旋律;

三、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听音乐,进活动室——准备活动——熟悉音乐——感受连贯与跳跃——皮球游戏,结束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听音乐,全体幼儿有序进场,围坐成半圆,有节奏的拍手;

二)准备活动

1、 安静旋律

2、 律动《做做,摸摸》:幼儿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三)、熟悉音乐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许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呀?(出示皮球)哎!是一个皮球,那平时小朋友们经常玩皮球,今天许老师也想要来玩一下皮球,你们想看看老师是怎么玩皮球的吗?

1、 幼儿边听音乐边看老师玩球(a段:左右手来回滚球; b段:拍接球)

提问:刚才老师是怎么玩球的?(引导幼儿模仿老师来边讲边玩球)那刚刚除了眼睛看到老师玩球,耳朵听到了什么呀?(引出音乐)下面呢老师再跟着这音乐来表演玩球,请你们听听看老师滚球时音乐是怎样的?(柔柔的、连贯的)拍接球时音乐又是怎么样的?(有力的、跳跃的)

四)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师:那许老师之前就欣赏了一遍这音乐旋律,老师边欣赏边把这音乐的样子画了下来,小朋友们想看吗?(出示图谱)下朋友们,你们在这图谱上看到了些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引出圆滑线和断奏点符号,引出圆滑线出表现的是滚球,而断奏点符号表现的就是拍接球)下面呢请小朋友们边欣赏这音乐旋律边看这一图谱,看的时候注意老师的.食指,会依照这一图谱做哪些动作。(幼儿边欣赏边观看图谱、食指动作)

提问:刚刚老师的食指依照这一图谱做了些什么动作呀?(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哎!在这圆滑线时食指是划、摇来表现皮球滚动的,在断奏点符号时食指是点来表现皮球的跳跃的。那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很多的肢体部位,那还可以用什么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呢?(引导个别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分别表现)引出跟着音乐选择喜爱的肢体动作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正式开始前可请个别幼儿演示一下等等要表现的相应肢体动作)。

幼儿跟着音乐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可换一下肢体部位再次表现)

五)皮球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

师:小朋友表现的真棒!为了奖励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个游戏——皮球游戏。等等请小朋友们来做小皮球蹲在地上,老师先做拍皮球的人,听音乐在前面两段圆滑线处也就是表现皮球滚动的地方请慢慢的左右摇动身体,等到音乐断奏处也就是拍接球时老师会拍某一个小朋友,那个幼儿就快速的蹲着跳一下。

2、幼儿游戏,可进行两次,第二次可请幼儿来当拍皮球的人,教师也扮演成皮球,与幼儿一起玩;

3、游戏过程中,根据幼儿对游戏规则掌握的程度,适当增加难度及趣味性,如:轻轻拍,跳的低;重重拍,跳的高;

在音乐旋律下,带领幼儿做相应动作有序的出活动室,结束;

活动反思与评析(评析人:郑瑾、施华、韩非、丁楠、将连芬、李丹艳、胡雪琴等人):选择本次音乐欣赏活动是因为本次欣赏活动的趣味性较强,其中活动中有小游戏,幼儿也会在活动中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旋律特点,幼儿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选择了本次活动。那活动一开始教师用音乐带进场,还做了一些律动,幼儿都很感兴趣;在活动正式开始时,教师的导入(选用了小皮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想法很不错,幼儿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顺的引入到了活动中去;在教师跟着音乐玩球时幼儿都看得很仔细;那教师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对活动流程也很熟悉,每个环节间过度的也很流畅,都会有过渡语;教师的语气语调也还可以,在游戏时教师能融入到孩子中去,跟孩子一起玩;最后在音乐当中边做动作带离活动室也与开头上下呼应,不错!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或可提高的部分,听过课的老师也都给予了对课的评价,给我提了不少意见,那以下就是我对自己活动的一些反思及老师提出的一些不足及意见:如:教师与配班老师配合的不是很好,因专门选一个老师来放音乐,这样就不用让配班老师又忙于播放音乐又要拍照,赶不来及;此外,在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皮球滚动与跳跃时,由于教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导致有些幼儿没有很好理解老师的意思,说了几遍,幼儿才弄明白;但幼儿选择的肢体动作表现范围不是很广,肢体部位的动作不是很多,就只有个别幼儿选用了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其他幼儿特别在跳跃音乐时都是用整个身体跳跃来表现皮球的跳跃的;没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会跟着其他幼儿去做动作表现;因此,教师可积极提示、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肢体动作表现皮球滚动、跳跃;最后,在进行拍皮球游戏时,由于教师没有组织、分配好,集体幼儿在蹲下游戏时会挤来挤去,有些乱,我觉得当时可让一部分幼儿在椅子后面,一部分在椅子前面,这样可能就会避免这个问题了。

当选幼儿当拍皮球的人时,可以分男、女轮流进行,不游戏的来拍节奏跟着音乐,这样就不会使他们傻乎乎的坐着了,分批进行也可以避免以上的一些挤、乱的现象;此外,感觉像是健康活动,这是因为教师让幼儿欣赏、感受的不够,都是老师在提醒幼儿做什么动作,可让幼儿自己去感受什么音乐时做什么动作。

幼儿韵律活动教案篇8

动作建议

[1-4]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准备跳舞”

[5]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6]小节:双手伸直在头上方做摇摆的动作。

[7]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8]小节:双手向前平举五指张开做手掌转动动作。

[9]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10]小节:双手向前平举做出波浪动作;

[11]小节:双手曲臂在胸前做转动动作一摆造型。

[12-19]小节:移位走队形。

[20]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21]小节:双手伸直在头上方做摇摆的动作。

[22]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23]小节:双手向前平举五指张开做手掌转动动作。

[24]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25]小节:双手向前平举做出波浪动作;

[26]小节:双手曲臂在胸前做转动动作一摆造型。

游戏玩法建议

1.[12-19]小节:挑战关卡1,在b段音乐变换队形一一圆形;

2.[12-19]小节:挑战关卡2,在b段音乐变换队形一一正方形;

3.挑战通关卡3,在ababa乐曲中先后变换队形一一圆形、正方形

4.[26]小节:在音乐结東时摆出不同造型。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aba的结构,能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召唤、摇摆、浪花、波浪的动作,并能在b段随乐走到相应的队形。

2.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并创造造型,并能根据图谱准确变换出相应队形。

3.让孩子通过学习准确观察相应事物,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的准确专注性,从中感受闯关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圆形。

2.ppt。

队形地垫。

活动过程

1.感受海草参加舞蹈大赛故事情境。

2.随乐做基本动作2-3遍,理解并记忆海草舞动作的顺序。

3.出示关卡1,幼儿儿通过观察图片提示走到相对应的位置。(b段音乐移位走到圆圈的线上)

4.挑战关卡2,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提示走到相对应的位置。(散点正方形队形)

5.挑战关卡3,加入ba音乐让幼儿通过观察图谱尝试在舞蹈中两次变换队形。

6.累加游戏:结束时各自摆出不同的造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6篇

学会感恩幼儿园教案7篇

幼儿园爱惜粮食教案5篇

幼儿园健康课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健康课教案优质5篇

幼儿园健康课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健康课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课教案推荐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课教案5篇

幼儿园语言课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539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